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片激烈的竞争中,零跑汽车交出了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单——2024年第四季度,这家造车新势力首次实现季度盈利,净利润达到8000万元,毛利率飙升至13.3%,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新高。这一成果不仅让零跑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,更向市场证明了:造车这条路,拼的不是谁喊得最大声,而是谁能真正把车卖出去、把钱赚回来。
销量大爆发:一场“卖得多、赚得多”的胜利
很多人好奇:零跑是怎么做到的?答案其实很简单——卖车卖得多,规模效应就起来了。2024年,零跑汽车全年交付量达到惊人的293,724辆,比2023年增长了103.8%,在造车新势力中增速排名第一。其中,C系列车型成了“销量担当”,全年卖出225,100辆,占总销量的76.6%,同比增长112.9%。
为什么C系列这么受欢迎?关键在于它找准了市场的“甜蜜点”。2023年,零跑推出增程版C11,被用户称为“半价理想”——配置对标理想,价格却只有一半。2024年,零跑又推出C10,口号是“创造移动的家,幸福的家”,价格依旧亲民:理想L7起售价31.98万,而C10预售起步价仅10.98万。这种“高配低价”的策略,直接击中了普通家庭的购车需求。
B10登场:智能驾驶“白菜价”的破局者
如果说C系列是零跑的“销量基石”,那么2025年3月新推出的B10,则成了零跑的“未来引擎”。这款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通8650智驾芯片的轿车,预售起步价仅10.98万,顶配激光雷达版也不过12.98万——第一次有人把带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车降到12万元级别。更让人惊喜的是,B10的软件服务终身免费!
这一策略瞬间引爆市场。预售48小时内,订单量突破3.17万辆,几乎卖断了货。零跑创始人朱江明直言:“B10证明了我们有能力把高阶智驾技术做到‘人人买得起’。”这种“技术普惠”的思路,不仅让用户受益,也让零跑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找到了独特的竞争力。
全域自研: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利润
很多人可能会问:价格这么低,零跑靠什么赚钱?秘密藏在“全域自研”四个字里。零跑的核心零部件自研比例超过60%,通过平台化设计,不同车型之间可以共享大量零件。比如C系列车型的通用化率高达80%,开发新车时只需新增20%-30%的成本。
这种“深研深用”的策略,让零跑的成本控制能力远超同行。2024年,零跑每投入1元成本,就能带来1.2元的收入增长。更厉害的是,零跑还在探索把自研零部件卖给其他车企。2025年初,零跑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,未来可能在零部件外供领域打开新市场——这条路比亚迪已经走通,零跑显然也要跟上。
国际化: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奔跑
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的同时,零跑已经开始“扬帆出海”。2023年,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投资15亿欧元入股零跑,双方共同成立“零跑国际”,专门负责海外业务。短短一年时间,零跑的海外销售服务网点已覆盖近50个国家和地区,出口量超过1.3万辆。
2025年,零跑计划将海外渠道拓展到550家以上,重点深耕欧洲,同时进军东南亚、中东等新兴市场。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透露:“海外用户对T03和C10的反响非常好,订单正在稳步增长。”这种“两条腿走路”的策略,为零跑的规模化增长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。
未来之路:盈利只是起点
2025年,零跑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目标:全年销量50万-60万辆,同比增长70%以上;全年毛利率保持在10%-11%,力争实现全年盈利。尽管开局前两个月销量还未达预期,但零跑管理层信心十足:“全年目标不变,B系列将是增长的关键。”
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,零跑用实际成绩证明了一件事:造车不是烧钱比赛,而是精打细算的持久战。通过全域自研降成本、技术普惠拓市场、全球布局谋增长,零跑不仅跑出了盈利,更跑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底气。
这场“扭亏为盈”的胜利,或许只是一个开始。当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零跑开上了高性价比的智能电动车,当中国技术通过零跑走向全球市场,这家企业的故事,才刚刚翻开精彩的下一页。
配资专业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